少子化影響,大學吹「併風」。「公公併」先有清大和竹教大,後有高應大、高海科大與高雄第一科大;「私私併」有康寧大學和康寧護專。至於難度最高的「公私併」,學界視為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但在教育部宣布將成立專案小組而出現可能性。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5年前成立「中山高醫攻頂大學聯盟」,合作密切,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,考量高教發展,若法令問題能突破,兩校合併是跨領域的能量加乘。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成立「中山高醫攻頂大學聯盟」,合作密切。圖/中山大學提供 分享 facebook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指出,教育部將成立小組討論合併案,未來可高教、技職合併,也可以公、私立合併,3個月後公布草案。鄭英耀說,如果公、私立大學併校能突破法令限制,「則高醫大絕對是中山大學的first choice」。鄭英耀表示,大學整併過程不只是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,而是透過整合,提供更優質的高教環境。中山大學是研究型的綜合大學,高醫大在醫學領域有充沛能量。兩校5年來在「中山高醫攻頂大學聯盟」的合作上,除了課程互選、校系互轉外,研究廣度擴增,重點包括醫藥化學、藥理毒理學、環境醫學、轉譯醫學、人文科學等項目,兩校共同發表的論文數量也逐年增加,去年就有292篇。高雄醫學大學主秘陳正生表示,兩所大學要談合併,第一要看意願,第二要考量法律層面。該校尚未具體討論過是否要與其他大學合併,會與中山大學成立攻頂聯盟,主要是因兩校地理位置接近,系所性質能互補,可彼此拉抬競爭力。但兩校一所是國立大學、一所是私立,在國內尚無類似先例,要談合併會非常複雜,就算要併,還真不知如何併起。中山大學師生對合併案的想法,對象如果是高醫大,多數都很樂見。還有老師打趣地說,「孫中山是醫生,希望中山也能有醫學院呀!」至於併校的校名學問大,學生說,「中山醫」已經在台中了,所以不能用;網友則kuso建議,那就用「中山高」好了。

CECFBFD4B87E6227
arrow
arrow

    jacobsfu8e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